登录   |   注册   |   发布作文   |   留言
  • 作文总数:4587481
  • 原创作文:458745
  • 会员总数:6241
搜作文 雪的作文 元旦作文 冬天 春节作文 感恩 爸爸
 
当前位置:作文网 > 写作技巧 > 经验交流

“小组讨论”需要什么?

共有 人看过    来源:作文网收集    作者:徐月琴    时间:2012-12-06 16:08
在新课程背景下,“小组讨论”这种传统课堂小组活动形式依然有它独特的魅力。因为它体现了以学为本的新型教育观,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,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开发学生的潜能。下面是我在实践过程中对这种活动形式的一点探索与思考。
一、“小组讨论”需要意义定位。
首先,“小组讨论”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提高教学的有效性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:“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——总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、研究者、探索者。”“小组讨论” 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、死记硬背、机械训练的状况,为学生的这种个性释放提供了自由的空间。在讨论过程中,小组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,通过相互交流,自己的意见往往能引发大家的争论,自己的观点能影响别人,这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,使他们得到学习的乐趣,从而激发学习兴趣。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,才会愿意学习,才能学得更好,学得有效。其次,“小组讨论”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。小组讨论的问题往往是学生经过自己独立思考、质疑深思后拿到组内进行交流的,在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整个过程中,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然能够得到锻炼与提高。再次,“小组讨论”能促进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。学生中间客观存在着个体差异,对于同一文本,由于学生认识平的不同,思考方向的不同,会有不同的见解。教师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展开对话与合作,交流与沟通,可以使学生的思想相互碰撞,同时经过优化整合,个人自主、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,所探究的问题以群体智慧得到解决。在讨论过程中,难免会出现“异见”,自己的看法可能会遭到其他人的反对,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与他人协同活动的能力,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倾听别人的看法,学会尊重别人,学会宽容和沟通。这无疑能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。
 二、“小组讨论”需要角色定位
许多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时,对小组成员间应担负的角色没有定位,缺少明确分工,有的学生抢着说,有的学生旁观不语。因此,教师要明确每个成员的角色,使每位同学有事可做,都能得到锻炼。每个小组成员可以是不固定的,通常由4人组成,最好一名是优等生,一名是差生,两名是中等生,这样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,可以保证组与组之间竞争的公平。有时候教师根据具体的讨论内容,可灵活安排,允许学生在全班范围内自愿组成学习小组。每个小组成员也可以固定由前后左右四人为一组。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可以由组员自己推举,记员、发言人可以由小组长决定。
学生中有的性格内向,不喜言谈;有的缺乏自信,羞于言谈;有的习惯了听老师讲,难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。因此,学期伊始,教师就要让学生明白“小组讨论”与他们自身发展的重要性。鼓励他们在课堂上不做旁观者,不做听众,不要放弃发表自己言论的机会,而要积极演好自己的角色。只有明之以理,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积极配合,热情参与。
小组讨论中,学生当然是主角,但并不意味着老师可以全部放手。教师是导演,要让学生在彼此的合作互助中,对文本的把握由肤浅到深刻,由片面到全面,实现课堂教学师生间、生生间的思维互补。教师不但要创设好小组讨论的情境,而且要以一个语文学习参与者的身份,与学生共同学习,共同讨论,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。各个小组发言人发言后,教师不要急于作评论,其他组可能有补充的,也可能有不同的探究结果,这时候要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发言,勇于求异。待学生畅所欲言后,教师再对学生的发言作归纳与提升。对于讨论有一定难度的,教师要为学生指点迷津、铺。如教《烛之武退秦师》,适当补充“晋文公出亡过郑”的具体情形和“秦晋的历史关系”,就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文意的理解。教师还要审时度势,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,及时作指导、点拨,提高学生讨论的质量。如教《荷塘月色》,小组讨论“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”,有的小组浅尝辄止,只停留于“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”这类直抒胸臆的语句上,而没有注意优美的景色描写中寄托着作者的真情实感。如“层层的叶子中间,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中”的“零星”“白花”二词表明这并非“繁花似锦”的热闹景象,而是以荷花数量的少、色调的冷渲染作者内心难以摆脱的孤寂。经过我的示范启发后,学生发现这样的语句其实是很多的,开始讨论起作者为什么要写“峭楞楞如鬼一般”的“黑影”,“一例是阴阴”的 “色”等与上下文所构成的宁静、淡雅的意境并不协调的景物,品味出作者流露的“淡淡的忧。” 
三、“小组讨论”需要内容定位
一篇课文的解读,有不同的角度和层面。如果内容不定位,学生讨论就无的放矢。内容过于宽泛,学生犹如老虎吃天,无从下手;内容过于简单,学生无须思考,结果即唾手可得,又使讨论失去了意义;内容过于难,学生望而生畏,没有积极性,易冷场。比如一位教师执教《胡同文化》,为培养学生迁移拓展的能力,让学生讨论京剧、越剧等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、影响,这个问题本身不错,但就高一学生而言,京剧、越剧等传统文化离他们的实际生活还是比较远的,结果,气氛调动不起来,大多数同学不知所云,整个课堂只有个别同学在撑场面,讨论效果不甚理想。因此,讨论的内容一定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,能有话可说,能学有所获。教师一定要发挥“组织者”、“引导者”的作用,明确讨论的内容、范围、要求,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。讨论的内容可?a href='/htshanzuowen.html' target='_blank'>淌Ω萁滩牡闹啬训憷淳纳杓疲梢杂裳荻钥挝牡闹室伤伎甲骶龆āT诳吻敖淌梢笱匝Э挝模晕谋咀鞒鲎约旱姆治龊团卸希岢鑫侍獠⒆骱眉锹迹缓笥尚∽槌そ咀槲侍庾髡希桓淌Α=淌猩秆『驼希缓笞橹翁锰致郏劣诟霰鹜岬奶厥庑缘奈侍猓梢栽诳魏笞龈霰鸶ǖ肌?br /> 四、“小组讨论”需要时间定位
首先,要保证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。如果学生没有独立思考,直接进入小组活动,面对其他成员的发言,很容易盲从。没有思考的交流,怎么能算得上真正的交流?因此,教师一定要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熟悉文本,进而质疑深思,讨论时才能与同学交流。由于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中,教师里往往很安静。有的教师为了显示课堂的热闹,就只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,随即开展讨论和探究。这样的课堂,师生往往只停留在文本的表面作些浅显的讨论与交流,学生得不到更多有益的思考与收获。其次,要保证讨论的时间。对于讨论的问题,教师如果只给一两分钟的时间,学生没有说上两三句话,就草草收场,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讨论效果。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,发现各组都讨论的差不多了,再宣布组与组进行交流。有的问题一次讨论,也许不够,师生可以作螺旋式讨论,使学生的认识和讨论水平逐步提高。再次,要保证归纳总结的时间。讨论结束后,可以由语文科代表对本次讨论作归纳性发言,教师还可以作提升性的发言。这样可以巩固讨论结果,使讨论活动更加有效
另外,学生能力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,它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过程,因此,“小组讨论”要落实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,不要开公开课了,为了课堂气氛活跃一点,才临时采用这种方式。学生也许很“配合”,你说我说,表面上热热闹闹,其实学生又有多少收获呢?看似发挥了主体性,可是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并没有得到锻炼与发展。因为公开课后,一切又将恢复正常。
五、“小组讨论”需要评价定位
心理学表明,成功的体验对动机的激发作用大于失败的体验。中学生普遍存在着成功心理,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,肯定他们的勤奋与努力,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,“多鼓励,少批评”。只有这样,才能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和积极性。在“小组讨论”中教师要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滋味,从不同角度去激励学生,开发潜能。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,教师、学生、家长都可以参与评价,我在要求学生填写的“小组讨论表”中设计了这样一个内容:今天本组中        
同学表现最出色,本班中        同学表现最出色”,实践证明:这样做,既引导学生对活动作评价,更能促进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。
并不是每次“小组讨论”都能达到教师的要求与预期目的,但只要学生能积极参与,大胆发言,特别是学生有了独到的见解,教师就要给予鼓励。其实,“对”与“错”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。作为教师,要关注的是“对”与“错”背后学生的学习过程,包括学生参与讨论的程度和行为表现,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等。
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,“小组讨论”已不是什么新鲜、时髦的语文活动形式,但要使“小组讨论”不流于形式又有实效,是值得我们继续探索与思考的。
附:小组讨论表
时间   组号   发言人  
课题   小组长   书记员  
成员  


主要
内容











 
评价 今天本组中        同学表现最出色,本班中        同学表现最出色。


投稿作文,赢彩豆,换礼品,拿奖金;点击立即投稿!
“小组讨论”需要什么? 相关的内容
给力(0)
很差(3)
这篇文章,您怎么看? 请认真对待!
收藏  挑错  推荐  打印
尊敬的用户您尚未登录,暂时无法发表评论!您可以选择 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。
最新评论